中国银行:助推奶业振兴,为高质量发展育好“
2020/12/29
由中国银行、蒙牛集团联合巴彦淖尔、呼和浩特、通辽三地人民政府主办的奶业生态圈助力
中国乳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招商会成功举办,加速推进内蒙古奶业振兴战略实施。
发挥优势,当好“出海”护航船。作为祖国的北大门,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北部边疆对外开放的重任。作为区内跨境业务、外汇业务、国际业务主渠道商业银行,内蒙中行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以“一揽子”金融服务全面对接各类需求,始终走在护航“出海”前列。特别是在疫情对国际贸易形势产生深刻复杂影响的情况下,内蒙中行全力放大外汇外贸专业优势,全面落实“稳外贸”十三条措施,成功落地全区首笔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业务、首笔外币出口融资业务,为企业“搭桥渡海”;组织中小企业客户参加第三届进博会,举办五场全区稳外贸政策培训会,为企业寻商机谋出路;为保证企业顺利“出海”,联动海外分行,为北重股份矿车供应项目开立1291万美元预付款保函;克服疫情影响,如期在甘其毛都、策克两个重要口岸设立分支机构,不惧困难坚持打造对外开放的金融“桥头堡”,特别是新设立的甘其毛都口岸支行,打破了口岸开埠29年来有国际贸易却无跨境结算金融服务的空白,真正为加快中蒙互联互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稳住外贸基本盘做出了重要贡献。
纾难解困,做好“抗疫”急先锋。面对疫情来袭,秉持着“让速度更快些,让温暖更多些”的服务宗旨,内蒙中行扛起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民生的重任,发布支持疫情防控15项措施,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第一时间响应和解决企业在账户服务、资金汇划、跨境汇款等方面的需求,通过无还本续贷、利率优惠等措施为全区各类企业提供授信超10亿元,全年减费让利近6亿元。在这期间,内蒙中行研发“复工贷”,解个体工商户的“燃眉之急”;推出“种植贷”,为春耕备耕“贷”去“及时雨”;首发疫情防控债,为伊利集团保障疫情期间乳制品市场供应送去“雪中炭”。据统计,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发放民营企业贷款超过23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近百亿。

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中心和林格尔新区园区奠基仪式暨中国“金融云谷”启动仪式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举行,标志着中国“金融云谷”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协助内蒙古自治区发行地方债超1700亿元,为全区199个重点客户累计批复授信1445亿元、投放贷款近700亿元。蒙牛、包钢钢联、国家电网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得到了中国银行的鼎力支持,与实体经济共度难关、相互滋养,折射着中国银行坚定如磐的服务初心。
科技创新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新发展格局下“快人一步”的“关键一招”。
2019年,金融支持科技兴蒙行动写入自治区政府与中国银行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银行科技引领数字化转型“两地三中心”基础设施架构向“四地五中心”转型,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中心入驻和林格尔新区合作协议在刘连舸董事长的见证下成功签署。一年后的2020年11月,中国银行王江行长亲手为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中心和林格尔新区园区项目培土奠基。
13.2亿亩天然草原,3000万亩人工草场,600余万头肉牛存栏量,千亿级乳业产值,这是祖国北疆这片壮阔草原为《敕勒歌》作出的现代注脚,是内蒙古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为了将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奶业振兴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从政策措施上进行系统化支持、一体化推动,为内蒙古率先实现奶业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府挂帅,企业出征,金融先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银行将金融支持奶业发展列入研究课题,集中全力在顶层设计上为服务奶业提供产品、架构和政策支撑。依托良好条件,立足内蒙优势,内蒙中行又将奶业振兴列为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制定了《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合方案》,以金融产品为媒介,将政府引导资金、核心奶企、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有机结合,为产业链、价值链各个环节量身订制精准有效的创新金融服务,在奶业全产业链场景建设、核心乳企授信额度、活体奶牛抵押融资创新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其中,通过完善乳业产业链场景生态建设,创新推出“牧草产业链经营贷款”、“青贮贷”等特色产品,完善风险共担模式,构建金融支持“农牧户+合作社+牧场+乳业核心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了牧草种植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难题,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了精准浇灌“种好草”;为自治区奶业新建“万头牧场”设计《关于推进奶业振兴、助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的融资服务方案》,为牧场从新建到经营投产、再到资源整合等环节提供了专业金融服务建议,有效解决了牧场建设及配套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奶业振兴“建好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针对上游牧场发展周期长、占用资金大、资产抵押难、缺乏有效增信的问题,中国银行创新研发“银行+保险+科技监管+闭环运作”活体抵押融资新模式以及伊利贷、乳业通宝等金融产品,全力支持乳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仅“乳业通宝·青贮贷”一项产品就帮助伊利、蒙牛近120户上游牧场解决了因储存青贮等粗饲料而产生的近13亿元的融资需求,为牧场“养好牛”吃下了“定心丸”;此外,围绕伊利、蒙牛集团全球并购战略布局,中国银行通过提供并购贷款、供应链融资、股权质押贷款、债券直融等多元化产品给予资金支持,针对优然、赛科星、圣牧、现代等核心乳企关联企业和中型乳企,结合企业经营实际,一户一策,提供差异化授信支持,以最大能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卖好奶”。
截至目前,该行支持乳业全产业链全口径授信批复规模近200亿元,为内蒙古率先在全国实现奶业振兴,推动内蒙古奶业向更广、更深、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对伊利集团绿色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大型奶牛养殖牧场、智能乳品加工厂等项目的支持,加大对蒙牛集团乳业产业园产业链的支持,同时,将奶业振兴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应用到肉牛产业发展中,以成立区内首家“牛支行”为契机,精准服务肉牛全产业链,助力内蒙古构建现代肉牛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奶”和“牛”这两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内涵,充分发挥国有银行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支持奶业振兴、牛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更好的服务内蒙古绿色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走实走好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赋能经济好、科技强、奶业兴的绿色内蒙古建设,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胡文勇表示,“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国有银行的担当,秉持服务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社会民生的路线脉络,在普惠金融、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民生幸福等层面聚力深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金融答卷上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