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村里有支“养牛小分队”
2018/07/23

金晶(左三)向村民普及养殖知识
金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岳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她从小生长在农村,是土生土长的岳庄人,对农民、农村、农业有着天然的特殊的感情。
金晶说,我们岳庄是一个回民村,村里的老百姓基本上都养牛。2003年之前,村里都是一家一户的养殖,养殖区过于分散,且规模小、效益低,还存在污染问题。
2014年,金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后,更加关注农村工作。通过走访党员群众,她和班子成员征求大家意见后,决定在村里推行规模化养殖。采用土地流转形式,从农户手中承包土地。
由于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流转开始时大部分农户不认同、不理解。为此,金晶多次上门苦口婆心地做村民思想工作,并保证他们的收益不会减少,终于得到了农户们的大力支持。如今,通过个人与集体合资,岳庄已建成了140余亩的高标准养殖小区,形成规模养殖的村民已达60多户,并解决了4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大规模的养殖区,必须有先进的技术来支撑。2015年,金晶又带领支部一班人考察了村里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党员,并在一年后建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党员服务队,专门为养殖户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包括定期为奶牛免费注射疫苗;成立奶牛合作社,使养殖户与当地“亚奥特乳业”直接签订养殖协议,成为其专属奶源地,提高养殖户收益等。如今,村里所有养殖户一看到服务队的人,就亲切地喊“养牛小分队”。
养殖小区建起来后,考虑到村里有民俗博物馆、关帝庙、清真寺、文化广场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金晶提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把村里的养殖业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搞联动发展。事实证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了省内外游客7000余人,发展成效十分显著。
如今,岳庄村村两委面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村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还逐步完善了养殖小区基础设施,筹资60余万元硬化路面4000平方米,安装路灯,美化小区环境,为更多养殖户入驻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进一步立足市场需求,促进村集体和养殖户增收。目前,全村奶牛存栏量达到1400头,全村人脸上喜气洋洋。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金晶结合自己村里面的脱贫经验,提交了《关于支持民族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建议结合民族村的实际,出台相关政策,为民族村发展集体经济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引导多资本发展集体经济。加大对民族村民生工程的倾斜力度,提高民族同胞的满意感。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基本保证,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民族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是民族村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金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