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奶牛保姆精准“看护”奶业成长

2018/07/04

  采集牧场粪、奶、土壤等样品,检测兽药残留和筛选鉴定耐药菌;给牧场赠送价值6000余元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将实验室环境测定设备搬到牛场……这个夏天,为了更好地为京津冀奶牛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精准对接的技术支撑,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的“奶牛保姆”们丝毫没闲着。

 

  集中一个多月的京津冀精准服务牧场行系列活动即将结束,奶牛保姆提供的各类服务形式,切合奶牛场的实际需要,深受牛场的欢迎,对奶业振兴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在延庆、昌平、密云、房山举行了14场集中技术培训和现场实操培训,培训牛场一线员工和兽医专业本科生280多人次。

 

  5月22日、25日和29日,生鲜乳安全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员丁双阳分别在延庆、昌平和密云就牛奶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与检测技术开展培训,让大家了解了影响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兽药使用相关的制度与规章等。

 

  针对原料乳质量控制与乳品加工方面,乳品加工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毛学英分别在延庆和密云就原料乳质量对乳制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讲解,介绍了原料乳中微生物的来源、乳中微生物的控制、生乳贮藏和运输的品质保持等。

 

  毛学英表示,牛奶加工之前应保持低温储存,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另外,原料乳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搅拌和颠簸,否则会引起脂肪球破裂,造成乳脂肪不稳定,加速脂质氧化和酸败,影响乳制品品质。
 

  奶牛乳房炎被列为奶牛四大细菌性疾病之首,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高达61%,每年造成250多亿元经济损失。夏季是乳房炎高发的季节,如何做好防控非常重要。

 

  奶牛普通病防治与安全用药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李秀波分别在密云和房山就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与安全用药进行了专题培训。

 

  “奶牛患病时应严格按照农业部批准的兽药目录,使用正规的、合格的产品。对于乳房炎,应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重点做好消毒等环节,针对乳房炎病牛,应及时进行隔离。”李秀波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李秀波认为,正值夏季,全面细致地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机理及防治措施,对保障奶牛健康及乳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夏季热应激是影响奶牛健康、降低牛场生产效益的最大环境问题,没有之一。健康养殖与奶牛福利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顾宪红分别在密云和房山就奶牛热应激评价与预防进行了专题培训。

 

  在顾宪红看来,透彻了解奶牛与热环境的互作关系,精准判别奶牛热应激,必将对牛场减少热应激造成的生产损失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还有奶牛呼吸性疾病防治技术、奶牛场粪污处理现状及对策等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有效促进了奶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切合牛场需要,专家联合攻关

  京郊某奶牛场有奶牛存栏653头,其中成乳350头。今年5月初,部分奶牛患急性乳房炎,至5月末达到高峰,临床型乳房炎达到31头,发病奶牛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高达174.9万/ml。情况十分危急。

 

  以团队首席专家路永强研究员为首的多位专家在第一时间内制定整体方案。

 

  5月29日,李秀波、顾宪红及密云综合试验站站长温富勇研究员等专家到生产一线对该牛场进行了实地查验,查找养殖环境、牛群体况、挤奶设备、操作规程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集了奶样进行致病菌筛选及药敏试验。

 

  据李秀波介绍,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22.2%、葡萄球菌占19.0%、链球菌占7.9%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致病菌对喹诺酮类及头孢类药物敏感。

 

  他们建议牛场采用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症状较轻及隐性乳房炎奶牛,采用局部用药治疗;对临床症状较重奶牛,此时已伴有全身症状,采用局部乳房注入剂与肌注同时给药,并做好隔离工作。同时,专家们对牛场挤奶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对乳房清洗等关键环节的不合理操作进行了纠正。

 

  在团队众多专家的“保姆式”服务下,牛场乳房炎漫发态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团队岗位专家除了临危受命、群策群力解决难题之外,还会到牛场实地开展示范教学,推广最新研究成果。5月15日,顾宪红来到北京市昌平区世信太平洋牛场,为80多位北京农学院兽医专业本科生和牛场工作人员进行示范教学。

 

  专家将近年来研究成果——奶牛热应激的早期快速判定方法推介给大家,并进行了现场演示,以期牛场能根据牛的“行为语言”精准地调节风扇、喷淋等设备的控制参数,达到节电、节水、增效的目的。

 

  以牛场为讲台,专家结合基本知识和新成果,“教”得实际,牛场一线人员“学”得认真,取得了教学相长、学用相济、技术落地的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科学报

版权所有:内蒙古乳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3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