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直面困境——中国乳业蓄势突围

2016/06/23

  我国乳业大事件不断:《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发布,这个被称“史上最严”的乳粉新政是我国乳业监管日趋严格的一个缩影;2015年乳制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9.5%,居食品行业之首,乳业安全水平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伊利、光明、蒙牛、现代牧业、飞鹤先后获得国际大奖,乳业主流品牌产品质量世界一流,行业科技创新亮点频现;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发布我国史上最高生鲜乳联盟标准,多项指标与欧盟接轨,行业自律行为可圈可点,表现出高度的自信。

  在众多令人振奋的消息背后,是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与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乳业承受着市场疲软、销售不畅、进口大增及消费信心不足的压力。在养殖环节,奶价低、卖奶难、亏损大三大难题待解。在加工环节,包括羊奶粉企业在内的部分中小乳企生存压力大,竞争力弱,责任意识不强。纵观整个产业链,一体化尚未达成,受控于国际乳品市场波动。此外,中国食品辟谣联盟曝光乳业十大谣言,折射出我国乳业在尚未走出三聚氰胺阴影的同时,还饱受谣言困扰,乳业一度成为高危高压行业。

  近期,国家领导多次视察乳企,释放出积极信号:乳业被寄予厚望,肩负让中国人喝上放心中国奶的责任,重振消费信心驶上快车道。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乳业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推动重塑行业发展新格局。

  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解决。目前我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不足欧洲水平的1/10;二孩政策带来的配方奶粉市场增量在240亿元左右。可以说,乳制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乳企应抓住时机,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革命”中,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不被纷争束缚手脚,无论常温奶、巴氏奶、奶粉、奶酪,均大力拓展,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目光不能只盯着规模和利润,而应放宽眼界,不追求“百米冲刺”,而要稳扎稳打,理顺奶农和乳企利益联结机制,统筹兼顾上下游,实现养殖、加工、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长期以来,国际品牌凭借牢固的研发基础、悠久的历史等优势占据着我国乳制品高端市场。作为追赶者,该如何破局?部分乳企已做出了回答:通过差异化策略,研发适合国人体质的乳制品;布局海外,整合资源,在全球化体系中培植竞争优势,以国际品质的乳制品抢夺失地。

  乳企有没有生产一杯好奶和培育市场的匠心和决心?消费者对乳业成长有没有信心和耐心?只有社会多元力量携手努力,才能把高危高压行业打造成高信任度的行业,共同迎接中国乳制品市场的爆发。

 

信息来源:乳业资讯网

版权所有:内蒙古乳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3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