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乳糖不耐受大调研》完美收官,调研
2016/03/19近日,为进一步了解国人体质,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服务,春雨医生发起《全国乳糖不耐受大调研》活动。
调研结果震惊众人
据统计,近24万人参与了历时3天的调研。通过回答饮奶习惯、饮奶后不适症状等问题,进行乳糖不耐受检测。最终,参与调研总人数的22.4%约4.8万人被定性为乳糖不耐受患者,占比25%约6万人被定性为疑似(饮奶后曾有腹痛、呕吐等现象)乳糖不耐受患者,占比52.6%约12.8万人为非乳糖不耐受人群,其中乳糖不耐受患者以女性居多。由此调研推理,中国大约有3.1亿人口为乳糖不耐受人群,近3.5亿人为疑似乳糖不耐受患者。

乳糖不耐受人群主要集中于我国西部地区,其中以青少年为主,中老年人群受乳糖不耐受影响较小。国人普遍存在饮奶不易吸收问题,多数存在乳糖不耐受病状。

明辨乳糖不耐受
据结果显示,目前多数国人对乳糖不耐受尚未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多数人在发觉自身患有乳糖不耐受之后会选择零乳糖牛奶或低脂牛奶,但仍有近一成的人群不会在意,继续饮奶。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

乳糖不耐受病因及症状
乳糖不耐受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牛奶中含有一种“乳糖”的物质,乳糖必须经过一种叫“乳糖酶”的物质分解之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在人体乳糖酶缺乏的情况下,乳糖无法得到充分消化分解,进而便会引发非感染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饮奶后出现腹部紧张、肠鸣、腹痛、排气、腹泻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妙计良招巧对乳糖不耐受
如果发现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应该如何应对?出现此类症状后,可配合谷物同吃,混合膳食时,牛奶的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和机械运动的增加,可提高乳糖吸收率。
除此之外,乳糖不耐受群体可以选择饮用酸奶或近两年的市场上推出的专为乳糖不耐受人群研发的定制牛奶。
文章来源:食品工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