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高效奶厅管理高招1:巧妙的挤奶流程设计与人员

2016/01/29

  奶厅的4个“最”? 奶厅的工作效率最高能达到多少?哪种挤奶台的效率最高?如何优化不同挤奶台的操作流程?

  奶厅的高效运营是牛场盈利的关键,当然也是牧场主最为关注的问题。马上就要到年关了,小编也得拿点“干货”出来,所  以,近期,小编将为您奉上“高效奶厅管理”的几大“高招”,希望您能持续关注哦~^o^~

 

奶厅的4个“最”

  奶厅在牧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4个“最”:最繁忙、人员最复杂、工作强度最大、原奶收获的最后一环。

 

主要体现在:
  通常一个牧场的挤奶厅的运行时间超过20小时,甚至24小时运转,奶厅管理的关键点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停止挤奶;
  在中国1000头牛的奶厅要配5-6人,国外大概要配3人;
  为了保证挤奶顺畅,要提前考虑设备保养、配件更换维修以及清洗;
  奶厅不能随意推迟挤奶,根据实际经验数据表明,推迟1-2小时挤奶要损失1-2吨的牛奶。
 
简化挤奶步骤不可取

  对于奶厅这样重要且繁忙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奶厅的工作效率计算非常简单,即每小时每个人能挤多少头牛,不论牧场规模大小,均是一样的算法。

  一般来讲,员工人数越少,奶厅的工作效率就会越高;挤奶步骤越少,效率也会越高。因此,国外很多农场主通常通过减少人员数量和简省步骤的方式来提高奶厅的效率。

  但是,对于奶厅来说,最重要的不仅是提高整个奶厅工作人员的效率,而是挤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牛奶和保证奶牛的乳房健康。因此,除非外部环境条件极好,否则不建议通过简省挤奶步骤来提高奶厅的工作效率。

  因此,国外奶厅在不省略挤奶步骤的情况下,奶厅工作效率一般为每人每小时60-90头牛。这个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先来看一下1头牛的挤奶流程↓↓↓↓

  从表中可以看出,员工整个流程的时间大概在24-32秒,即1分钟可以挤2头牛。但挤奶前工作只是整个挤奶工作的一部分,在挤奶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事,如掉杯后的上杯,挤奶后药浴等,所以,这样算下来,每人每小时60-90头牛的奶厅效率是非常高的。

  您的牧场达到了吗?如果没有达到,也不要紧,小编来给您支招!下面才是精华,请不要错过哦!

 

巧妙的挤奶流程
  以5头牛为一组进行设计,每个操作循环5个挤奶位点。


  这个流程将挤头几把奶和初药浴两步合起来做,先挤完头几把奶,观察没问题,然后做初药浴。挤奶工每头都挤头几把奶,然后初药浴,从第1头一直做到第5头。这样在做完第5头的时候,第1头药浴的时间已经超过了30秒,这样再从第5头牛挪到第1头牛开始擦干和上杯。

  这样的挤奶流程安排可以让挤奶流程中的2个最关键的数字均达到要求,即药浴液实际作用在奶牛上的时间最少也能达到48秒,超过30秒的要求。从按摩乳房开始到最后上杯的间隔时间也在60-120秒,达到了排乳刺激要求。
  如果将每组牛减少到3头,碘制剂实际作用的杀菌时间就不够。而每组增加到10头,催产素的分泌时间就会超过2分钟,不符合奶牛生理需求。
 
巧妙的人员安排

小型奶厅人员管理:2×12

 
总体安排:总体奶牛头数比较少,可以分成3组,配备2名挤奶工(图中粉色代表挤奶工1;蓝色代表挤奶工2)。

 

具体流程:
挤奶工1

  负责前两组8头奶牛的挤奶,以4头奶牛为一组,完成上杯后,转至对面挤奶台,检查掉杯,进行后药浴以及挤奶完毕之后的放牛;

挤奶工2

  为挤奶工1进行赶牛,直至所有奶牛进入奶厅后,关闭奶厅门,开始挤奶。负责最后的4头牛(第9位至第12位)挤奶,在其挤完奶之后(一般情况下,对面已经放牛),转到对面奶台为挤奶工1赶牛。
员工每周轮岗1次。

 

中型奶厅人员管理: 2×40


总体安排:推荐用4个人,3个挤奶工和1个主管(图中粉色代表挤奶工1,蓝色代表挤奶工2,紫色代表挤奶工3 和奶厅主管)。

具体流程:
挤奶工1

  负责挤奶,每5头奶牛1组,共挤奶15头,挤完后,转至相反的方向,检查掉杯、后药浴,负责第1位至第20位的掉被和后药浴工作;


挤奶工2

  负责为挤奶工1赶牛,直至16位,到达16位后,开始挤奶,每5头奶牛1组,共挤奶15头,至30位,挤完奶后,检查对面挤奶台是否有漏下没有后药浴的奶牛;

 

挤奶工3

  负责为挤奶工2赶牛,直至31位,到达31位后,开始挤奶,每5头奶牛1组,共挤奶10头,至40位;

 

  挤奶厅主管负责帮助将剩余奶牛赶入挤奶厅,之后他将负责第21位至第40位的掉杯和后药浴工作,此外他还将负责暂时接替休息员工和确认放牛的工作。
员工每周轮岗1次。
 
大型奶厅人员管理: 2×60


总体安排:建议6名挤奶工(图中粉色代表挤奶工1;蓝色代表挤奶工2;紫色代表挤奶工3 ;绿色代表挤奶工4;红色代表挤奶工5和奶厅主管)。

具体流程:原理同中型挤奶厅。挤奶的五个人,后面的人帮助前面的人赶牛,直到到达其指定的挤奶位点后开始挤奶;挤奶厅主管检查掉杯、后药浴、帮助挤奶较慢的员工以及挤奶完毕后确定放牛。
员工每周轮岗1次。
 
转台式挤奶厅人员管理:72位的转盘


 
总体安排:转盘式挤奶厅员工分工比较明确,每个挤奶工仅负责整个挤奶过程的一个环节。

  大概需要5个人(4个工人1个是主管)。图中粉色代表挤奶工1;蓝色代表挤奶工2;紫色代表挤奶工3 ;绿色代表挤奶工4和奶厅主管。

 

具体流程:
挤奶工1——负责初药浴和挤头几把奶;
挤奶工2——负责擦干;
挤奶工3——负责上杯;
挤奶工4——负责后药浴;
奶厅主管——负责调整和掉杯后重新上杯。
 
另注:对于小的转盘:只要2个人就够了。第1个人负责挤头几把奶和初药浴。第2个人负责擦干和上杯。
总的来说,对于并列式挤奶厅,奶厅越大,整个牛群行走的路径就会越长,员工在里头行走的路径也会越长。而转盘式的奶厅效率会高一些,因为工人不需要太多的走动,只要在他相应的位置做好他相应的工作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挤奶工人来说,不管什么样的挤奶厅,都是一件单调重复的辛苦工作,所以同样建议隔一段时间调换1次工作。

 

文章来源:利拉伐

版权所有:内蒙古乳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3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