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国家牧草联盟与北京华夏草业联盟2015年会暨联盟

2016/01/18

  “每年科技部的项目经费占中国农大科研项目总经费40%以上,其中牧草产业联盟秘书长杨富裕教授正是在科技部十二五项目支持下逐渐成长,目前已是国家牧草产业中青年科学家之一,牧草产业联盟自2009年成立以来,围绕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结构调整,整合研究院所、科研单位以及牧草龙头企业,汇聚草业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积极推进和牧草企业的对接,为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技术服务,探索并实现了一条科研产业紧密结合、高效有序运行的创新模式”,这是中国农大科研院科研项目处处长卜洪震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年会暨联盟研究院揭牌仪式”上提到的,“联盟内成员单位联合开展技术合作和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多项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瓶颈技术,形成多项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培育出新品种,产生大量论文和专利,更是通过实质性合作,加深了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交流和互动,有力带动企业创新和行业技术进步,中国农大将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联盟技术提升做好服务工作。”

  “2015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2016年1月17日在京召开,共同探讨草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工作。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崔玉亭副司长、农业部畜牧业司草原处吴凯峰调研员、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卢欣石会长、中国农大科研院科研项目处卜洪震处长、甘肃定西安定区祁永和区长、国家牧草产业联盟周禾理事长、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呼天明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44家联盟产学研成员单位、合作企业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牧草产业联盟理事长周禾教授主持,联盟秘书长杨富裕教授进行“2015联盟年度工作总结”。

会前卢欣石会长与周禾理事长交流

2015牧草产业联盟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孟林研究员发布介绍联盟2015年十大科技成果,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崔玉亭副司长、畜牧业司草原处吴凯峰调研员、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卢欣石会长以及联盟周禾理事长共同为牧草产业联盟技术研究院揭牌,杨富裕教授代表联盟研究院与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合作企业进行合作签约仪式。

 

牧草产业联盟在模式、机制以及方式创新方面成效显著

崔玉亭-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副司长
  牧草产业联盟年会非常务实,同时形式新颖。牧草产业联盟做出很多成效,在模式、机制以及方式创新上开展多项工作。机制创新上,牧草产业联盟确认实体化、法人地位,将联盟与研究院一体化、研发与产业一体化,有助于后期工作开展;模式创新上,通过研究院与企业的联合,在技术研发上,研发出多个技术体系;方式创新上,联盟有研发平台、示范基地以及国际联合研究,搭建技术服务平台,企业签约进行成果转化,工作方式有很大创新,值得其他联盟借鉴学习。

  在科技创新规划中,把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重要内容,联盟正好是体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抓手。很多的中央文件里把联盟作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主体及抓手,把联盟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今年的科技部党组一号文提出“国家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与联盟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符合国家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联盟核心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把行业中产学研各方力量相结合,开展研发链、产业链结合起来,只有联盟才能完成全链条一体化项目建设与实施。发挥好联盟功能,在联盟工作方式上进一步创新是未来的思考方向。

 

关于联盟未来发展提几点建议:一是联盟在国家重大产业化发展中任务重,能把研发链、产业链、资金链相结合为一体,真正做到三链融合,全链条涉及的重要概念是技术攻关、技术开发、创新产品,将研发链条与产业链条相结合,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链条过程中,需要有国家财政、社会基金以及金融资本支持,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过程对资金需求为1:10:100,必须要调动社会资本,将研发与产业链绑在一起,联盟应对研发、产业、资金链进行研究,制作技术路线图,设计攻关项目,将三链紧密结合;二是加大成果转化力度,联盟2015十大创新成果发布,把供需双方紧密有机结合,围绕整个产业进行需求征集,从产业中寻找、企业中征集、科研单位中整合;第三要构建自己的技术大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把需求、成果、研发力量、政策导向、资金等需求放在网上,同时线下配置服务队伍,通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将供需双方紧密结合;四要开展资源共享服务,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搭建起来,涉及研发服务、专利共享以及标准推广,将企业难题设计研发方案,在市场机制下做到专利共享,同时利用大院大所力量对中小企业进行检验检测等服务,解决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五要依靠联盟建立产业研究院,将区域产业、创新集群相结合,依靠产业研究院建成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社会众创空间相结合,形成梯度,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你造吗?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2009年12月,2013年10月获批科技部试点联盟,现有成员单位44个,其中包括企业12个、高校17个、科研院所15个。2014年3月,为进一步完善牧草联盟产学研结构、实现联盟的高效运行,由国家牧草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发起成立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同国家牧草联盟实现一体化运作。

  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针对牧草产业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牧草产量低、品质差、产品种类少、机械化程度低、未实现标准化安全生产,开展牧草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牧草栽培、草产品加工与贮藏、草种繁育、草业机械等技术研发,突破一批牧草和草种生产核心技术,提升牧草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草食动物生产,联盟开展优质饲草高效转化技术研究,利用种植高蛋白饲草替代大量的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建立高品质健康安全的畜产品生产模式,发展以草食动物生产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保障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

 

2015牧草产业联盟大事记

2015联盟平台建设全国分布图(第一批)

(一)全面开展联盟运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联盟运行活力
  一是实现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体化运作,并由联盟出资控股成立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联盟开展自主研发、产业升级、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基地建设、品牌运作、科技金融、国际合作等工作的重要载体,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草产业特点,瞄准国际一流水准,以市场为导向,产品开发为抓手,服务行业为宗旨,依托联盟开展草业及相关行业全产业链产学研协同创新;二是酝酿实施联盟成员单位积分制度,提升联盟运行活力。将联盟成员单位工作开展、参与联盟活动、对联盟贡献、会费缴纳等情况纳入积分,作为成员单位优先获得联盟项目申报等推荐权、优先享受联盟提供的服务权、优先获得联盟提供的其他权益等重要依据;三是积极拓展联盟经费来源,促进联盟快速发展。通过建立会费制度、通过众筹方式成立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举办品牌会议、申报项目、服务行业等筹集联盟发展经费,联盟2015年筹集资金300多万元。


(二)大力加强草产业领域技术研发,提升联盟创新能力
  一是继续推进“十二五”联盟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显著提升联盟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为联盟科技创新打下重要基础;二是启动实施一批联盟平台建设和自主研发项目。2015年批准实施联盟研发项目23项(其中3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共9项)、标准制定项目20项,投入经费5000多万元。建立3个联盟重点实验室、13个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联盟产业示范基地和13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三是开展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完成《牧草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对牧草产业国内外趋势、牧草产业重点领域创新链价值链进行分析,提出牧草产业科技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及重大政策措施与建议;四是产出一批重大成果,遴选发布2015年十大科技成果。


(三)促进对外创新战略合作,提升联盟影响力
  一是与新疆自治区马产业,肉羊产业,毛、绒产业联盟合作开展草畜一体化创新活动;二是与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与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青贮乳酸菌和饲用益生菌(乳酸菌酶制剂等)产、学、研、销一体化平台,与北京百斯特草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林间组合”优质草种新产品开发推广,与石家庄鑫农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一体化小型青贮裹包机、果园(林下)机械等草牧业机械、设备研发与技术推广,与济南大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草畜一体化(鹿业)研发,建立牧草种植、鹿养殖及加工等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与生产基地。

 

(四)打造品牌会议,促进行业组织交流
  建立青贮及牧草保存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与“草畜+”一体化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凝聚产学研各方力量,推动青贮及牧草保存、草畜及关联产业快速发展,交流产业领域新成果、新进展。

 

(五)创新产业服务模式,加快成果转化推广
  一是建立“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及“技术体系+产业链+应用”的技术推广模式;二是积极构建创新服务平台,形成创新研发、技术转移、宣传推广科技服务体系;三是注册“华夏草业”商标,完成联盟视觉识别系统建设,提升联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章来源:荷斯坦

版权所有:内蒙古乳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3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