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
2016/01/16饲养奶牛的收入, 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 就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 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 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奶牛饲养户参考:
一、 引导饲养法
用较少的粗饲料和较多的精饲料合理地强化泌乳母牛的日粮,关在适当的泌乳时期, 用于合适的母牛,提高高奶牛的产奶量。 其具体作法是从母牛干乳期的最后两周开始,即产犊前10~15天开始, 每天喂给1~1.8公斤精料的基础上,以后每天增加0.5公斤,直到母牛采食精饲料的数量达到体重的0.5%~1% 为止。 引导饲养法能使母牛的瘤胃微生物在分娩前较早地适应高精料的瘤胃环境,诱导母牛多吃精料, 可使母牛犊前在体内贮备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便在产犊后,产奶高峰时提供丰富的能量和蛋白质。
二、挑战饲养法
具体作法是干乳期前6周(45天)基本上喂给优质的粗料(主要是青干草)可少喂精料。 后两周开始每天增喟精料0.5公斤,直到吃到体重的1%~11.2%的精料时为止(最多不超过5~ 6公斤), 产犊后至第二周为止继续按每天0.5公斤精料增加,两周以后,让牛自由采食,但最高的精料日喂量不超过15公斤。在饲喂上一定要将精、粗料混合拌匀, 不要用精料单独喂。
三、高产奶牛阶段饲养
“阶段饲养”法,将奶牛一个泌乳其划分成若干泌乳阶段,并根据高产牛各阶段的生理特点,给予不同的营养水平, 充分发挥其产奶遗传潜力,获得高产。同时经济地利用各种饲料, 达到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文章来源:中国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