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新模式助内蒙古奶牛养殖户走出困境

2016/01/06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粗放养殖造成了牛奶产量低、效益差的恶性循环局面。这已不适应当前奶业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新的饲养方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内蒙古地区的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呼伦贝尔雀巢有限公司、鄂温克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塔拉生态合作牧场通过集中饲养、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为奶牛养殖户提高了收益,探索出奶牛养殖新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探索路径一:
奶牛“入托”每头多挣2000元

  “看着奶牛在托管所里吃着丰富的营养配餐,欣赏着优美的音乐,比养在自家院里好多了。我还可以腾出时间出去打工赚钱。”在海拉尔垦区谢尔塔拉农牧场六队托牛所饲养棚内,托牛户王明峰说。

  王明峰家的1头“入托”奶牛,半年总产奶量高达4.6吨。结算时,包括半年托牛费2250元和奶价分成金额3722元,一头牛半年的纯收入能达到5972元。据统计,全队“入托”奶牛的97头中,半年产奶量超过3吨以上的奶牛就有25头,平均每头奶牛获益6000元,较以往散养的每头牛年增收2000元。

  海拉尔垦区谢尔塔拉农牧场创建奶牛托管所养殖奶牛,提高了牛奶品质。该农牧场通过隔离精细饲养和观察审核,最终让133头合格健康无病的奶牛进入了托牛所,助力奶质得到保障,收购的乳品企业非常愿意接受这样的奶源。目前该场完成扩建了可容纳2400头奶牛的牛舍,新建转盘式80位挤奶厅。托牛所规模正不断扩大,养殖户的收益将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到2020年,垦区规划奶牛存栏达到30万头,成年母牛存栏18万头,奶牛全部进入标准化规模牛场饲养。

 

探索路径二:
“龙头企业+乳业基地”推动转型升级

  贾振仁是额尔古纳市志诚牛场负责人,2001年,他购买了20头奶牛进行饲养。在额尔古纳市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贾振仁的奶牛场逐步转型升级。经过1年多的运转,志诚牛场已形成家庭农场式规模化养殖模式,拥有基础母牛200多头,日交售鲜奶达1吨以上。

  贾振仁说:“牛场转型升级后,奶价更有保障了,比散养户奶价每公斤高出2元左右。有技术指导和雀巢公司奶价保障作支撑,奶价下降对我们牛场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今年我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准备再购买100头奶牛。”

  呼伦贝尔雀巢有限公司的入驻推动了该市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奶业已成为推动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保障。自呼伦贝尔雀巢有限公司入驻该市并正式投入生产运营以来,鲜奶收购总量为103.7万吨,累计发放奶资28.2亿元,累计生产乳制品15.1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1亿元。目前,额尔古纳市在奶业发展中已形成“龙头企业+乳业基地”发展模式,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从而推动了奶农增收。

 

探索路径三:
合作化经营卖出高价奶

  吴志强是鄂温克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塔拉生态合作牧场的股东之一,每天下午他都会和几位合伙人为牧场里的奶牛挤奶,呼伦贝尔雀巢有限公司的奶车准时上门收奶。从原来自家散养奶牛到加入牧业合作社再到加入生态合作牧场,吴志强不仅从普通牧民摇身一变成了牧场股东,也见证了合作化经营给奶价带来的保障。

  2011年底,巴彦塔拉乡5户牧户与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奶联社。奶联社总投资330万元,由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设厂房、棚舍,购置挤奶设备等,还负责参与经营管理、牧户培训和牛奶的销售。5户牧民自筹资金30万元,并带着自家的120头奶牛和各种机械设施入驻奶联社。2013年12月,奶联社正式投入生产,并与呼伦贝尔雀巢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建成了可容纳120头奶牛的牛舍,采用棚舍分区管理、自动挤奶器等科学化的饲养方式和先进的生产设备。目前,塔拉生态合作牧场的奶牛头数已经发展到240头,其中产奶的奶牛74头,每天产奶1.2吨,全部以每公斤4.3元的价格被雀巢公司收走,远远高出普通奶站的收购价格。

 

文章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版权所有:内蒙古乳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3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