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刘美菊:各类食品里质量水平最高的是乳品行业

2015/12/11

  “当前食品行业里,各类食品产品质量水平最高的是乳品行业。” 2015年12月8日,在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办的“新媒体会馆第四期——中国乳业的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如是说。在国产乳业在更严苛的监管下,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将国内先进的全产业链生产流程开放给公众,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会上,刘美菊分析了中国乳业的整体形势:增速放缓,监管更严,成效突出,质量水平较高。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现场发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638家规模以上乳制品生产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法人企业的统计,2015年1—10月乳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缓慢增长,前10月累计收入为2726.6亿元,同比增加2.42%,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16.7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81.7亿元,同比增长10.69%,其中利润总额180.7亿,同比增长7.36%,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了23%。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6.9亿元,同比减少6.29%。

  产品质量方面,总体是“稳定向好”。刘美菊表示,这些年来行业和企业一直在努力通过改变原奶计价方法、收奶方式等措施,有效提升原料乳的质量。08年以后,以飞鹤等骨干企业为主导的乳品企业提出了产业链新模式,建设现代化规模牧场,到如今企业自有奶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的奶源比例普遍达到了40%以上,有的企业达到了50%,一些大型的骨干企业甚至达到100%,原料奶质量安全水平大大的提升,有效保障了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她强调,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组织的全国性监督抽检,全行业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这个数字在整个食品抽检合格率当中是食品行业中最高的。“包括我们监管部门的领导也说,当前食品行业里,各类食品里产品质量水平最高的是乳品行业。”

  与此同时,乳业目前同样存在很多困难。刘美菊表示,尽管我国乳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是世界上第三大奶类生产国,人均占有量增长近6倍,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对国产乳业的信任危机,仍然阻碍着行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乳制品的消费增长缓慢,农村的消费仅是城镇居民消费的1/4,乳制品市场也出现结构性过剩的状态,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持续走低,进口量大增,国内生产增幅放缓。

  2005—2009年据我们统计奶类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0.6%,后来一直持续在两位数以上,到2010—2014年奶类产量平均增长仅为0.96%,乳制品平均增长率是7.5%,奶源紧缺与卖牛、杀牛、盗奶现象交替发生,2013年和2014年奶类产量停滞不前,乳制品产量也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些现象充分我们行业经过快速发展,也经过了行业这几年历经磨难,这个行业已经进入到平台发展时期。进入平台时期的中国乳业生产和消费的增长将呈现平缓的趋势,受国际市长的影响也将会越来越明显。

  刘美菊提醒,随着国际市场行情涨跌而起伏,乳业预计增长幅度会在5%左右徘徊,奶牛饲养业也将受到较大影响,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将仍保持低迷状态,并且受国际价格影响越来越大,进口产品对市场的冲击将会逐步的加剧。“受冲击的产品不仅限于奶粉类产品,对液体乳冲击也会更加明显。”

  平台期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因此,刘美菊建议,中国乳业要适应平台期的现实,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她呼吁,媒体和消费者要多走进乳企,了解我国乳业的真实情况,客观真实公正的给予评判,逐步消除行业信心危机,从而树立民族品牌自豪感,维护国家形象。

 

文章来源:人民网

版权所有:内蒙古乳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3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