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恒天然召开年会提出中国新战略

2015/11/27

   2015年11月24日,几乎所有的新西兰媒体都在关注一件事儿,那就是占全球乳制品贸易三分之一、新西兰最大的乳业合作社恒天然在该国怀卡托地区的工厂里召开年会,约300位奶农股东出席。当中不少内容还涉及了恒天然管理团队对中国市场的最新目标,以及今年“双11”的战绩。


启中国生产
  在上述年会中,恒天然首席执行官施牧德(Theo Spierings)表示,计划要把公司打造成中国一流的乳制品商,目标是要在未来5年内把在华业绩翻番,达到100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419亿元)。

  他对新西兰的奶农股东们说,如果上述目标可以达成,那么中国市场当时将占恒天然的总收入25-30%,在公司全球版图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还表示,恒天然下一个商业计划是要重新考虑在中国境内的生产,这个设想可能在3-4月间由管理层提出并讨论,在6月前草拟好计划提交董事会。

  施牧德还指出,在中国有很多潜在的合作伙伴(不少是公司的客户)有兴趣和恒天然一起合作,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即使不考虑合作伙伴,一旦公司在中国的自有牧场每年能供应40亿升的新鲜牛奶,也是时候向前迈出一步。

  据介绍,恒天然的中国新战略中,60%的收入将会由乳品原料所贡献,20%将来自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剩下的20%将放在专业餐饮服务。恒天然认为,这就要求公司要在中国发展领先品牌,乳品质量要求更高,在线上卖出更多的产品,还有各个牧场的资产应该连结起来以对接中国的需求。

  翻查资料发现,新西兰媒体上周也曾报道恒天然需要在中国新建4个牧场,其中首个将来自于和美国营养品巨头雅培的合资公司。

  回到年会议上,在被问及上述规划是否“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时,施牧德表示,中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每个省都有很大的潜力,此外其实恒天然在东南亚和拉美地区也有花很大精力在布局。

  截至2014年,按收入计算中国最大的乳企是伊利、蒙牛,分别为544.36亿元和500.49亿元。其中,媒体的公开报道指出,伊利方面已制订了“2020年进入全球乳业五强,实现从百亿级企业向千亿级企业的跨越”的目标。

“双11”成绩
   此外,来到今天年会现场的还包括恒天然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朱晓静。她说,恒天然2016财年设定的目标“具有挑战性”,但她形容中国的业务的起步“强劲”。她特别表示,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中国的游戏规则,尤其是食品行业,线上销售的发展潜力很大。

  据恒天然在会上透露的数据,在今年“双11”当天该公司的线上销售额为900万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377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倍,朱晓静以“成功”来形容这一结果,又认为天猫平台降低了渠道费用,对于公司意味着更多的利润。

  在谈及恒天然入股贝因美(002570)持有其18.8%的股权时,她指和贝因美的合作关系是公司在中国成功的关键因素,后者正是恒天然所需要的。她说,贝因美在去年和其他很多中国同行一样陷入苦战,但是目前它已经努力让情况逆转,其中在第三季度业绩已经好转,在四季度预期业绩也会增长。

  恒天然是在今年3月完成对贝因美的部分要约收购的。在联盟的框架下,双方要包括建立收购恒天然在澳大利亚达润工厂的合资公司,双方还会完成分销协议,根据该协议贝因美成为恒天然在中国大陆地区“安满”品牌的唯一分销商。

  除了中国市场外,我们也看看恒天然对全球乳业的最新判断。董事长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表示,恒天然正在遭遇前所未见的变化和波动,导致了全球原料奶价的大幅波动。虽然目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现象已经减弱,但是波动依然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他又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全球原料奶价将从两年的低点中反弹,目前全球乳业市场已经开始出现缓慢回暖迹象,其中中国在过去3个月库存水平数据下降,市场的改善特别明显。

 

文章来源:《中国乳业》

版权所有:内蒙古乳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3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