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乳业战国结束:伊利蒙牛两元格局形成

2015/09/16
  数据显示,光明乳业旗下的高端酸奶莫斯利安上半年收入突破35亿元,同比增长25%。上半年光明整体收入增加2亿元,其中莫斯利安贡献约7亿元,但也反映出其他液奶及乳品收入下滑明显。此外光明的整体收入质量下降,上半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降30%,应收款的半年收入占比为19%,同比提高近4个百分点。
  与三元股份相似,光明的大本营上海分区收入同比下降5%,上海以外地区收入65亿元,同增11%,而海外收入11 亿猛降25%,主要是国际奶粉价格下降使新西兰新莱特收入下滑所致。
  中信建投分析师吕昌认为,光明管理层变化较大,包括总经理在内的多名高管离任,短期或影响公司经营。王丁棉则表示,原总裁、党委副书记郭本恒涉嫌受贿被立案调查,短期内对光明的影响不会显现,“就像一辆车,高层离职后光明仍然有惯性向前驱动,但何时能够结束调整重新加油就需要等待时间观察”。

乳业集体出海布局成风
  乳企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而背后是乳业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在进口奶粉冲击下被放大。
  今年年初,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透露,此前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13年更是高达37%。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乳制品同比再次增长17.9%。而中国奶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进口的乳粉和乳制品折合成牛奶约为1200万吨,约占到全国奶类消费量的1/3。
  与此同时,国内乳企开始进军海外奶源基地,以国家化为转型目标。据了解,除了蒙牛、伊利、光明外,新希望等第二梯队也开始跟风布局海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乳企的布局目标集中在大洋洲和欧洲,而且大多与海外乳业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信心,于是乳企顺势而为,主动走出去。”王丁棉表示,《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提高奶粉的质量规格,“对奶粉实行注册制,相当于对婴幼儿奶粉的管理上升到药品级别,迫使乳企出海寻求更优质安全的奶源。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随着中国的奶粉产业与国际快速接轨,包括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建厂生产,未来进口奶粉在市场占主导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纯进口品牌不受此法规限制,只会鼓励越来越多企业到海外生产,再进口国内,同时也让海外企业不再投资国内生产,这不仅减少国内就业和税收,也将使国内奶粉生产进一步萎缩。”宋亮说。
  此外,《办法》还规定,同一企业注册的一个产品配方只能生产一种产品,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而且每个企业不得超过5个系列15种产品配方。乳业资深专家解观胜认为,新政出台将扼杀多品牌策略,同时将代工品牌挤出市场。他表示,届时至少有1400多个品牌被淘汰出局,其中获得婴幼儿许可证比较少的企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如蒙牛、完达山、三元等。
  随着新政出台,乳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去年6月工信部已经召开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继续推进乳粉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及乳粉业兼并重组工作。根据重组方案,到2015年年底,力争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5%,2018年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超过80%。
  工信部总工程师王黎明日前表示,2014年底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54.2%,较上一年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要实现2015年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信息来源:时代周报
版权所有:内蒙古乳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3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