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农业部:十三五继续推进奶业苜蓿发展

2015/07/16

  “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初步解决了我国苜蓿产业单产低、质量差、商品率不高三大核心问题,有效缓解了优质苜蓿供给不足的困境,降低了奶牛养殖成本,提高了牛场效益。”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畜牧业司奶业处李竞前表示。他还进一步介绍到,项目实施前,全国商品苜蓿产量仅15万吨左右, 通过项目实施,2014年产量增加到100万吨。据了解,十三五中央会继续推进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而且苜蓿发达的根系能防止水土流失,苜蓿叶有效减少了地面裸露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李竞前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畜牧业司奶业处

 

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计划内容

资金规模:每年3亿元,建设50万亩;
补贴标准:600元/亩,3000亩起;
补贴方式:先建后补。 立项后,预先补助50%;验收合格,再补50%。
补贴内容:良种化、标准化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升质量水平等方面。
实施区域:2012-2013年是河北、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0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黑龙江农垦总局,2014年新增山西、安徽、山东、河南4省。
扶持对象: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奶牛养殖企业(场)。

 

带动优质商品苜蓿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项目初步解决了我国苜蓿产业单产低、质量差、商品率不高三大核心问题。
  首先,灌溉设施改善,科学种植水平提高,单产明显提升。67.4%的项目片区建设了灌溉设施,73%的项目单位实施了根瘤菌接种。示范基地平均单产568.6公斤/亩,比全国平均单产高35%左右。
  其次,机械设备基本配套,苜蓿质量明显提高。绝大多数项目单位配备了必要的种植、收获和加工设备,有28%的项目单位配备了二次高密度加压机。 项目区苜蓿粗蛋白平均含量为18.1%,比项目实施前13%-16%的水平明显提高。
  第三,优质商品苜蓿产量迅速增加。项目实施前,全国商品苜蓿产量仅15万吨左右,通过项目实施,2014年产量增加到100万吨。

 

支持我国奶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首先,缓解了优质苜蓿供给不足的问题。2014年全国商品苜蓿能满足约100万头高产牛需求。尤其是去年8月份以来,美国苜蓿检出转基因成分进口受阻,项目供应的优质苜蓿让国内奶牛没有断“粮”。
  其次,降低了奶牛养殖成本,提高了牛场效益。2008-2013年,我国进口苜蓿数量从0.2万吨增长到75万吨,价格从250美元/吨增至2014年的411美元/吨。同等级的国产苜蓿要比进口苜蓿便宜约600元/吨。


表1. 奶牛养殖场经济效益分析

注:河北、内蒙古、宁夏和新疆4省区36个养殖场调研数据。

 

有效改善了生态

  经过苜蓿种植,盐碱地改良效果明显,提高土壤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另外,苜蓿发达的根系能防止水土流失,苜蓿叶有效减少了地面裸露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奶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奶业发展对优质商品苜蓿的需求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下一步,我们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过程中,将重点扶持种养结合发展,扶持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和合作社做大做强。

 

信息来源:荷斯坦

版权所有:内蒙古乳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3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