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生产或是中国乳业的一条出路
2015/06/17去年以来,中国奶业遇到逆境,山东、河北、青海。内蒙等地发生倒奶,奶农由于奶价偏低纷纷杀牛、卖牛,中国奶业是一片杀声。刚刚结束的中国奶业大会提出了“福州宣言”提出了新鲜战略和推行“优质奶工程”的措施,并一致认为巴氏奶可以挽救中国奶业。《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文章《巴氏鲜奶是条出路》,文中谈到,“面对近年来中国奶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次次震荡和危机,与会的两岸奶业专家与经营者提出:只有大力发展巴氏鲜奶产业,才能让中国奶业真正走出“泥沼”,也才有利于民族乳业参与国际竞争。”
在2003年的时候,巴氏奶遇到被扼杀的困境,国标委出台文件,不准在巴氏奶的包装上标鲜奶,经过各地奶协的抗争,在顾佳升、魏荣禄、王丁棉等人的大力呼吁下,经农业部出面,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巴氏奶可以标鲜。巴氏奶从此也名正言顺地以“鲜奶”的名字进入市场,消费者也逐步开始认识巴氏鲜奶,福建的长富乳业依靠巴氏鲜奶翻身,取得好成绩。但巴氏奶能挽救已经穷途末路的中国奶业吗?近年来,一些国内乳业巨头纷纷逃离中国大陆,到外国去发展奶牛养殖业,他们难道不晓得巴氏鲜奶的好处吗?
昨天又看到报道,澳大利亚某公司已经开发出模块化冷藏舱技术,可以把大量的鲜奶运到中国来,每周发一次一年可向中国供应5亿升鲜奶可以重振澳大利亚的奶业。看到这个消息我们还有什么想法?我们推出巴氏鲜奶的愿意是想制造一个壁垒,把常温奶挡在市场之外,可鬼佬太狡猾了,竟然能想出这个办法,把鲜奶运到中国大陆来,面对零售价只有1元/升的澳大利亚鲜奶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在去年新一轮的奶农倒奶事件中,是谁在拒收奶农的奶?是谁在压低价格收购奶农的奶?我感觉不是巴氏奶企业,在山东大地,发出了奶农倒奶的照片不是在巴氏奶企业门前,保持较高的收奶价格应该还是巴氏奶生产企业。所以,推行新鲜战略是正确的,如果企业都生产巴氏奶奶农的奶可能不会再倒掉,奶价也可能不会被压低。但这些仅是可能,现实依旧很残酷。
我们注意到了在福州召开的中国奶业大会悄悄地成立了一个专业委员会——奶山羊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立是否预示着中国奶业的高层已经看到了奶牛养殖业的困境,正在寻求新的出路我们还不得而知,但起码是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国奶业不能在牛奶一棵树上吊死,中国奶业一牛独大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令人蒙羞的竟然是外国进口奶粉在促进这个事情的转化。在50年代,我国奶业还是牛羊并举,奶山羊充当了奶业的主力军,随着经济的发展,奶牛业担当了奶业的主力,奶山羊成了补充,一牛独大是我国奶业的特色。现在的中国奶业协会前身就是中国奶牛协会,是在老一辈革命家王震将军的关怀下成立的,到了2000年才改为中国奶业协会,但这个改动与羊奶无关。
羊奶和牛奶相比优点明显,对消费者来讲,一是没有乳糖不耐的毛病,二是接近母乳,便于消化吸收,三是羊奶含有很多活性物质,对人体有明显的增加健康的作用,四是羊奶脂肪是短链的,不会给人带来负面作用。近年来,在国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影响下,我们的羊奶开始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羊奶热,羊奶粉销售非常火爆,可以套用一句俗语:产销两旺。
在陕西,去年有4家新的羊乳生产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其中百跃羊乳工厂更是被中国乳协的老宋誉为“全球样板工厂”,国家食品药监局的马纯良司长来到这里视察,也是赞不绝口,对陕西的地方官员说要多宣传这样的工厂。今年陕西还有几家羊乳生产企业要建新厂,圣唐乳业21日在富平将举行盛大的开工奠基仪式,优利士乳业的新厂开工也在近期,秦龙乳业的新厂建设也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试问全国哪个省市的奶业有陕西这样兴盛?全国用牛奶制造乳品的省市有这么牛气的举动吗?当然,现在陕西的羊乳生产企业的产品还是比较单一,是以奶粉为主,可他们都预留了液态奶生产线的位置,陕西省乳品生产协会前一段时间组织陕西的乳品企业到台湾考察巴氏奶,就是准备生产羊奶巴氏奶,他们参观了亚洲最大的台湾嘉南羊乳企业,这个企业就是做巴氏奶的,产品供应全台湾省,也是“产销两旺”。
我们认为针对当前的奶业形势必须找准问题,山东奶协张会长说的非常好,不要怪进口奶粉。我们把自己的经营思路调整了,不和他们玩,我们玩不过人家,鬼佬那里地多人少,牛奶生产成本极低,玩到最后的结果是我们都会被鬼佬玩死。我们应该让开大陆,占领两厢,玩鬼佬没有的玩意,这个羊奶国外也是珍惜资源,卖的很贵,目前鬼佬的羊奶粉一时半会还不可能像潮水一样涌进中国大陆,我们还可以跟他们玩上几年。至于步入穷途末路的中国奶牛业,就让它去吧,能撑多久就撑多久吧,这个要打持久战了。建议大家都来养奶山羊,发展羊乳产业,飞鹤已经进来了,收购了关山,圣元也进来了自己开发了产品,完达山也开始尝试了,还有一些乳业大亨也在跃跃欲试,世界羊奶看中国,中国羊奶看陕西,以后要看大家了!
信息来源:中国婴童网(原标题:巴氏奶能挽救步入穷途末路的中国奶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