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乳制品品牌反击大幕拉开
2015/06/15曾几何时,因为部分品牌“质量门”引发的恐慌,国人在香港以及海外抢购奶粉曾出现过“万人空巷”的情况。还看今朝,随着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规范乳制品市场发展的举措,以及乳制品生产企业对于质量的严格把关,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正在逐渐向好。作为日常生活消费的必需品,国内乳制品市场,尤其是婴幼儿奶粉市场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据相关乳业专家介绍,中国每年有1600万-2000万出生人口,0-5岁婴幼儿大约有8000万-1亿人,奶粉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一边是巨大的市场蛋糕,另一边是严格的监管。在监管与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国产奶粉没有消沉,反而依靠对于品质的坚守和对于销售渠道的创新积蓄了反击的能量。根据AC尼尔森2014年奶粉品牌市场份额排名,在母婴店和商超渠道销售排名前十的品牌中,2014年国内奶粉品牌与外资奶粉品牌在数量上首次持平。国内品牌乳制品反击大幕正在逐渐拉开。
国内乳制品市场硝烟四起
近日,走访部分大型超市发现,在鲜奶销售区域,国产乳制品明显占据着优势,而在奶粉销售区域,则国内外品牌竞争十分激烈。伊利、君乐宝等各种袋装牛奶凭借价格和品质优势和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选购。举例来说,在鲜奶销售区域,每袋240毫升的伊利百利包纯牛奶,16袋一箱仅售33.6元;君乐宝红枣酸牛奶仅售1.2元一袋。在奶粉销售区域,售价150到250元之间的国内外各种品牌奶粉则上演激烈的促销战,纷纷推出“多买打折”等促销活动。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奶粉市场硝烟弥漫,各个奶粉品牌都在疯狂抢占终端资源,大打促销战。多美滋、惠氏、雅培、美赞臣等国外品牌长期以来凭借研发基础、悠久的历史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优势占据着我国婴幼儿奶粉的高端市场份额,但随着本土品牌贝因美、伊利等在技术、工艺、质量以及市场策略等方面的日趋成熟,国内奶粉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
以进口奶粉雅培为例,据其工作人员介绍,雅培奶粉从原料到生产,再到包装出厂严格采取高度自动化全程封闭的生产线,通过层层监控和质检把关,确保每一勺奶粉的品质后,才会送到消费者手中。提升服务水平、精细化管理、促销,传统营销上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国产奶粉市场逐渐陷入一片红海之中。
建立诚信机制推动奶业标准化发展
对于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发展,业内相关专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奶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成果认为,在实现现代牛奶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实现种植、养殖和加工的“草畜乳全链条一体化”。
安全是让消费者恢复信心的第一步,而质量的提升则是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新台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建议,在奶源的升级上,加工企业直接控制养殖环境和奶源生产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在加工的升级上,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缩短加工生产间隔,降低生产安全风险。
旗帜婴儿乳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九强表示,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鼓励支持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向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正成为我国乳业发展的方向。国内企业尤其要注重项目顶层设计,用量化品质打破海外奶粉在国内市场的强势格局,革新乳品行业生态链。
“当一个国家经济和消费快速发展时,必然会经历食品安全问题。”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产生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消费者信心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法治的不健全,他建议建立诚信机制,实施严格的行业标准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违法企业进行严惩,从而促进国内乳制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信息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